Nio回应GIC诉讼:毫无根据的指控已调查
Nio在GIC诉讼中提起诉讼,理由是此前已被揭穿的毫无根据的指控。
电动汽车制造商Nio最近解决了市场对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提起诉讼的担忧。该公司表示,此案并不新鲜,也不反映其近期的运营表现,而是源于Grizzly Research 2022年6月卖空报告中提出的“毫无根据的指控”。
Nio于10月16日晚在给中国媒体一财的一份声明中澄清,在第三方国际律师事务所和法证会计师事务所的协助下,公司独立董事委员会于2022年8月完成了独立内部调查。这项调查没有发现这些指控的事实依据。
该消息最初影响了Nio的股价表现。10月16日,香港证券交易所Nio(9866.HK)股价开盘时大幅下跌逾13%,收盘跌幅收窄至8.99%。
READ ALSO
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 Nio
公开记录显示,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期间,GIC积累了约5,445万份Nio ADS。期间,Nio股价在13至21美元之间波动,一度达到66.99美元的历史高位。
纠纷起源:Grizzly Research的卖空者报告
这场争议可以追溯到Grizzly Research于2022年6月29日发布的一份卖空报告。尼奥立即做出回应,称该报告“缺乏价值,包含许多错误、未经证实的猜测以及误导性的结论和解释”。
几周后,即2022年8月26日,Nio宣布完成对卖空者报告的独立内部审查。审查由一个独立委员会在专业顾问(包括一家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一家著名法证会计师事务所(不是Nio的审计师)的协助下进行,没有发现任何不当行为,所有指控都被认为毫无根据。
2022年9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也询问了卖空者报告,要求解释与Nio电池资产管理业务(Baaz)相关交易的会计处理情况。在Nio做出回应后,SEC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
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大和资本等多家金融机构随后发表了报告,驳斥了灰熊研究的结论。他们特别强调,Grizzly对Nio Baas模型的担忧是基于对该模型的误解以及相关概念和数据的混乱。德意志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Grizzly对Nio电池资产管理业务的担忧是毫无根据的,而且商业模式的要素被严重误解。”
此外,2022年8月至9月期间,两名原告在美国纽约南区地方法院对Nio、其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提起诉讼。虽然Nio于2023年7月31日完成了驳回这些诉讼的动议,但截至Nio 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日,法院对该动议的裁决仍悬而未决。
由于上述集体诉讼的持续性质,GIC独立提起的诉讼已被法院搁置至2025年10月初。
据易财称,尽管Nio之前对卖空者指控进行了内部审查,但灰熊报告的影响显然挥之不去。GIC的诉讼对Nio创新的Baas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媒体报道称,GIC指控蔚来通过武汉威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虚增收入和利润,与合作伙伴成立合资企业,误导投资者并造成GIC投资损失。
然而,易财援引一位与Nio关系密切的消息人士的话说,该公司作为一家三重上市实体,其会计处理和披露已接受所有三个司法管辖区监管机构的审查。特别是在香港上市过程中,Baas披露非常全面,意味着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和香港交易所的广泛审查和批准。
消息人士还指出,政府投资公司作为管理超过1000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有起诉上市公司投资损失的历史。一些市场观察人士认为,GIC的法律行动往往有双重目的:财务索赔和风险管理策略的组成部分,利用法律手段对冲市场波动期间的潜在投资损失。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胡明霞教授在2022年7月的一份分析中表示,像Grizzly这样的卖空公司经常瞄准快速成长的公司,利用看似专业的数据误导缺乏经验或财务知识的投资者,并从报告当天的单日股价波动中获利。
然而,与之前对灰熊研究公司的回应不同的是,这起诉讼是由主权财富基金发起的,这表明Nio面临着更强大的对手。这起诉讼的最终结论将取决于美国法院诉讼的进展,这需要时间。
在亏损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140亿美元)之后,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已成为蔚来的关键“赛点”。据《一财》报道,这起“黑天鹅”诉讼给蔚来本已不明朗的未来前景又增加了一层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