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联系我们
  • APP
  • 简体中文

客场变主场?中国多家车企“征战”慕尼黑车展

今年慕尼黑车展(IAA MOBILITY 2023)于9月4日至10日在德国举行。慕尼黑车展每两年举办一次,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商用车及乘用车展览会之一,被认为是欧洲顶级车展。

今年慕尼黑车展(IAA MOBILITY 2023)于9月4日至10日在德国举行。慕尼黑车展每两年举办一次,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商用车及乘用车展览会之一,被认为是欧洲顶级车展。

                   

多家中国车企登陆慕尼黑

                  

据了解,本届慕尼黑车展共计有675家企业参展,其中来自中国的企业超过50家,涵盖整车、电池及智能汽车电子及软件等领域。其中整车企业包括比亚迪、阿维塔、小鹏汽车、赛力斯、零跑汽车等。

在亮相的车企中,“车王”比亚迪可谓星光熠熠。比亚迪携旗下海豹、宋PLUS EV冠军版、元PLUS(海外命名为BYD ATTO 3)、海豚、汉以及腾势D9等车型亮相德国慕尼黑车展,引来众多人围观。在展会上,比亚迪宣布海豹正式在欧洲上市,并提供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50,990欧元(约合40万元人民币)和44,900欧元(约合35万元人民币)。另外,宋PLUS EV冠军版也于车展上首次与欧洲消费者见面,并将于不久后在欧洲上市。

比亚迪

比亚迪欧洲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表示,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在近一年内已进入了15个欧洲国家,并携手优质本地合作伙伴,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开设了超140家门店。他说:“随着全球电动化不断加速,欧洲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市场。比亚迪持续深耕欧洲市场,不断丰富其新能源车型矩阵,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上汽集团方面,在慕尼黑车展上亮相了其“新能源三剑客”,包括敞篷电动跑车MG Cyberster、纯电车MG4 Electric XPOWER性能版和电动SUV Marvel R。这三款车型,都是现在及未来上汽拓展欧洲市场的主力车型。其中,MG4 Electric XPOWER性能版今年前7个月在欧洲累计销量突破4万辆,MG Cyberster计划于明年再欧洲上市。

上汽集团

上汽官方称,今年1-7月份上汽MG在欧洲销量达到13.5万辆,同比大涨148%,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爱尔兰等发达国家新车销量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上汽预计,今年海外销量将达到120万辆,欧洲将晋级上汽首个“20万辆级”海外区域市场

在造车新势力方面,小鹏汽车携旗下豪华纯电SUV G9和销售爆款P7i的国际版两款车型首次登上慕尼黑车展。小鹏还宣布,这两款车型将于2024年正式面向德国市场推出,以此扩大其欧洲布局。小鹏汽车预计,截至2023年底其在欧洲的门店将达到17家,服务中心将达到15家。

小鹏汽车副董事长、联席总裁顾宏地表示:“今天是我们全球化之旅中的重要一步,小鹏正在进入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之一,这里的用户有着最高的品质要求。基于此,我们希望通过引入最领先的智能科技,重新定义新一代的智能汽车。”小鹏方面还透露,公司计划于2024年进军更多欧洲市场,包括德国、英国和法国。目前,小鹏已经在欧洲的丹麦、荷兰、挪威和瑞典等地建立了销售和服务网络。

小鹏汽车

零跑汽车在此次慕尼黑车展上举行了全球战略发布会,展示了其全域自研最新成果LEAP3.0架构,以及基于LEAP3.0打造的首款全球车型C10

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表示:“慕尼黑车展是零跑全球化战略的起点,零跑的全球化将是产品和技术的全球化。零跑的后续产品都将是以全球化设计理念、全球化研发标准打造。未来2年,5款全球化产品将在欧洲、亚太、中东、美洲等地同步销售。”

零跑

除了整车企业,此次参展的还有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等十余家动力电池企业

               

低成本的“冲击”

           

在中国车企带着最新的新能源汽车涌入慕尼黑车展之际,德国本土乃至欧洲的车企却显得有些焦虑。对于欧洲许多车企来说,中国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优势,是他们担忧的主要原因。

Jato Dynamics的研究人员表示,2022 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的平均成本不到32,000欧元,而欧洲的平均成本约为56,000欧元

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的首席执行官卢卡·德·梅奥(Luca de Meo)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必须缩小与部分上一代开始生产电动汽车的中国企业的成本差距。”他补充道,当制造成本下降时,价格也会下降。

梅奥称:“在电动汽车供应链方面,中国非常有竞争力……我们需要快速赶上。”他透露,雷诺明年推出的R5电动汽车将比其电动Scenic和Megane车型便宜25%至30%。

德国老牌车企也在想办法降低成本。据悉,奔驰在此次车展上展出了其CLA紧凑型轿车,而宝马则展示了其Neue Klasse,两者的目标都是提高续航里程和效率,同时将生产成本减半

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Oliver Blume)称,大众将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把电池成本降低约50%。“我认为我们有很大的机会。”布鲁姆说,“我们知道如何制造高质量的汽车。我们必须在成本方面下功夫。”

但是德国汽车产业对于中国车企的“进攻”并不只有担忧,也有企业从中看到了机会。

博世首席执行官斯特凡·哈通(Stefan Hartung)接受采访时称:“中国制造商将通过用户体验和客户导向,逐步使车辆适应欧洲市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他认为,这对供应商来说可以使得过渡变得自然。哈通还补充道:“我们还相信,最终这对竞争和消费者都是积极的。”

汽车行业分析师费迪南德·杜登霍费尔(Ferdinand Dudenhoeffer)表示,中国是电池制造的“世界冠军”,电池成本可占电动汽车成本的40%。杜登霍费尔补充说,在德国当地设立工厂的中国电池企业正在帮助降低电动汽车成本

                      

2023年欧盟将禁售燃油车,德政府准备加大电气化投资

今年2月,欧盟议会批准了一向法案,根据法案,2035年起欧盟将禁止贩售汽/柴油新车。

对此,大众的CEO布鲁姆在车展上称,大众汽车已为应对该禁令做好了准备,公司将扩大其电动汽车规模。奔驰CEO康松林(Ola Kaellenius)也提到,奔驰的目标是在市场允许的情况下,到2030年实现全电动销售。他表示:“我们将做好准备……但我们也将拥有战术灵活性。”他认为,客户最终将决定他们想要什么产品,并指出后续需要基础设施来支持向电动汽车的过渡。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ueller)表示:“我们(德国)正在失去竞争力。”一直以来,价格高、续航里程有限以及缺乏充电站(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被认为是电动汽车销售滞后的主要原因。穆勒认为,慕尼黑车展表明“国际竞争的高压”使得德国必须在电气化进行更多投资

为了帮助本国企业追赶电气化,德国政府也在出策出力。

在本次德国慕尼黑车展上,德国总理奥拉夫·肖尔茨(Olaf Scholz)宣布了一项扩大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的新法律。他表示,未来几周,德国将成为欧洲第一个引入相关法律的国家,法律将要求80%的服务站运营商为电动汽车提供至少150千瓦的快速充电选项。他补充说,这一扩张将使电动汽车车主的“里程焦虑”成为过去

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目前德国只有约9万个公共充电点,但政府的目标是到2030年,该数值将提高到100万个,以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

在被问到来自中国在电动汽车生产方面的竞争时,肖尔茨表示:“竞争应该刺激我们,而不是吓到我们。”肖尔茨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说日本汽车将占领市场。二十年后,又变成了韩国制造的汽车,而现在则被认为是中国电动汽车将占领市场。他淡化了外界对德国汽车市场的担忧,坚称德国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正在增强。

电动汽车

                         

欧洲汽车市场“硝烟”渐起

根据乘联会最新的数据,中国8月综合预估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80万辆,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9%。今年以来累计批发508万辆,同比增长39%。乘联会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狭义乘用车销量为2,350万辆,年度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6%。而在2022年,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为27.6%。

虽然中国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还有不少提升空间,但是新能源汽车这一“赛道”上涌入了大量的车企。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这些车企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将竞争逐步推向白热化。这种情况下,不少车企的利润率已经受到了影响。为了扩大市场,“出海”成为了越来越多中国车企的突围之路。

目前已经有不少中国的电动汽车车企进军东南亚和南美地区,并在当地取得不错的销量。而欧洲,就是他们瞄准的下一个“战场”。

欧洲作为全球汽车重要市场之一,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并不算高,潜力还很大。2023年1-7月,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增长近55%,达到约82万辆,但电动汽车的销量仅占汽车总销量的约13%

另外,汽车咨询公司Inovev的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为止在欧洲销售的新电动汽车中,只有8%由中国品牌制造,高于去年的6%和2021年的4%。这说明中国车企在欧洲的提升空间还很大。

虽然中国的车企来势汹汹,但是面对新的市场,他们也面临着新的“水土不服”。尽管中国车企能够提供具有价格竞争力的车型,但他们在欧洲面临着法规限制、电动汽车基础设施不足、消费者偏好和品牌认知度较低等多个方面的挑战。这也是他们需要“啃下”的硬骨头。

新旧势力之争总是残酷的,可以预见,未来欧洲市场的汽车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谁主沉浮,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