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下调评级之际 美国散户们正“跑步进场”
截至纽约时间中午12:30,散户单日净买入美股金额达到41亿美元。
5月20日,美国股市上演了一场戏剧性的反转。
尽管穆迪在5月16日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至Aa1,引发市场对债务可持续性和经济前景的担忧,标普500指数周一开盘即跳水1.1%,但随后散户投资者的集体行动迅速扭转了局面。截至收盘,三大股指全线收涨,标普500指数实现六连阳,距离历史高点仅差3%。
散户力量的历史性爆发
根据摩根大通量化团队的数据,截至纽约时间中午12:30,散户单日净买入美股金额达到41亿美元,首次在午盘前突破40亿美元大关,全天交易量占比飙升至36%,超越4月底的峰值。这一数据背后,是散户投资者对市场波动的快速响应机制——他们不再如过往般犹豫观望,而是将每一次回调视为入场机会。Buffalo Bayou Commodities宏观交易主管Frank Monkam指出,散户已从历史教训中觉醒,不再错过政策托底带来的反弹窗口。
个股选择上,散户展现出鲜明的偏好:特斯拉和Palantir分别吸引6.75亿、4.39亿美元净流入,比特币相关ETF也获增持,而英伟达则遭遇持续抛售。值得注意的是,散户资金并非盲目追逐热点,Clough Capital Partners首席执行官Vincent Lorusso认为,在通胀回落、企业资产负债表稳健的背景下,散户正通过风险调整框架优化配置。
市场对评级下调的反应也耐人寻味。
尽管美国主权评级在三大机构中全面失去AAA,但30年期美债收益率仅短暂触及5%后回落至4.9%,财政部官员更称评级机构为“滞后指标”。贝雅分析师Ross Mayfield指出,穆迪报告未提供增量信息,短期情绪冲击难改中期看涨逻辑。这种“选择性忽视”或许源于市场对政策工具的信任: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虽强调通胀担忧,但仍维持年内降息一次预期,暗示货币政策弹性尚存。
美股5月显著反弹 普通人如何把握投资机会?
2025年5月以来,美股市场迎来显著反弹,三大指数全面走强。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7.08%,突破5900点并站上200日均线,纳斯达克指数涨幅超10%,进入技术性牛市区间,道琼斯工业指数也上涨5.22%至42000点上方。
此轮反弹的核心驱动在于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阶段性缓和,缓解了市场对供应链和经济衰退的担忧,直接提振了科技股和出口相关板块。以特斯拉、英伟达为首的“七巨头”科技股领涨,半导体和AI企业因政策利好及行业景气度攀升,单周涨幅最高达44%。
但是,人工智能概念相关公司股价普遍较高,如英伟达、甲骨文、谷歌、微软、Meta 等,普通投资者持有多只股票的资金成本较高,令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
相比之下,人工智能相关 ETF 具有资金门槛低的优势,一般购买一手(100 份)仅需一百多美元。
ETF 选品丰富,涵盖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投资者无需深入研究个股即可实现风险分散,分享行业发展红利。此外,ETF 不存在停牌或退市风险,即使在熊市也能正常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止损机会。基于其门槛低、交易透明、选品丰富、稳定性高和支持场内交易等优势,ETF 成为普通投资者和新手投资者参与人工智能市场的理想选择。
以下是一些市面上热门的人工智能ETF产品,仅作举例,不作推荐建议:
市场需求层面,全球AI算力需求进入爆发期。
英伟达最新财报显示,2025财年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达1304亿美元,同比增长78%,Blackwell芯片系列订单已排至2026年,黄仁勋称“AI计算需求需当前能力的数百万倍”。公司推出的GB300系统、DGX Spark工作站及量子计算投资计划,进一步巩固其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栈AI生态优势。此外,微软、Meta等科技巨头宣布千亿美元级AI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直接拉动GPU采购需求。
黄仁勋预言“AI将无处不在”,到2030年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等领域将全面依赖AI算力。尽管存在地缘政策风险(如出口管制反复)及AMD、博通ASIC芯片的竞争,但GPU凭借生态粘性、性能代差和先发优势,仍被分析师视为“AI革命核心资产”。
·原创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