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wkInsight

  • 联系我们
  • App
  • 简体中文

究竟是谁在抄底?美股大跌之际,三倍做多基金逆市吸金15亿美元创纪录

有人在恐慌中抛售,更多人却在刀尖舔血。

49日,美股上演奇观。一边是纳斯达克100指数年初至今累计下跌19%、科技七巨头盘前全线重挫的惨淡现实,另一边却是三倍杠杆基金TQQQ单日吸金15亿美元的疯狂纪录。这种看似矛盾的场景,折射出市场参与者对科技股未来走向的极端分歧——有人在恐慌中抛售,更多人却在刀尖舔血,试图用杠杆撬动反弹的暴利机会。

当前市场的撕裂感,首先体现在价格波动的剧烈程度上。以追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TQQQ为例,该基金在48日早盘一度暴涨13.5%,却在收盘时逆转跌去5.7%,单日振幅接近20%。这种过山车式的走势,与特朗普政府重启关税政策引发的供应链焦虑密切相关。据分析,针对科技产品的关税加征直接冲击了半导体、消费电子等核心领域,导致英伟达、英特尔等权重股年内跌幅超过30%。然而,市场越是动荡,部分资金越是亢奋——TQQQ年内资金净流入已超30亿美元,即便其净值已腰斩,投资者仍将50%的跌幅视为打折入场券

TMX VettaFi研究主管Roxanna Islam指出,当前市场已进入消息驱动型波动阶段,政策风向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引发指数级反应。而杠杆基金的运作机制恰好放大了这种波动中的套利空间:假设纳斯达克100指数单日反弹5%TQQQ理论上可获得15%收益,这种非线性回报对短线交易者具有致命吸引力。贝莱德ETF主管Jay Jacobs观察到,大量资金正通过杠杆产品实施逆向操作,试图在恐慌性抛售中捕捉超跌反弹机会。这种策略的典型代表是半导体三倍做多基金SOXL,尽管该基金4月跌幅达48%,却依然吸引了24亿美元抄底资金。

若将视角拉长至全年周期,会发现杠杆基金的狂热与宏观经济叙事存在深层勾连。

2025年初,市场曾因企业财报超预期和AI基础设施投资热潮而乐观——特斯拉目标价被上调至500美元,奈飞季度营收突破百亿美元,特朗普的星际之门”AI计划更描绘出5000亿美元的投资蓝图。但一季度末政策急转,关税重压叠加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使得科技股估值模型中的风险溢价骤增。此时杠杆资金的涌入,本质上是对政策底市场底错位期的对赌:投资者押注科技巨头的盈利韧性足以抵消宏观风险,而美联储的紧缩周期可能因经济数据疲软提前转向。

不过,这场豪赌的风险敞口正在急剧扩大。从估值角度看,标普500市盈率仍处于历史高位,科技板块的远期PE较十年均值溢价40%。即便考虑AI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当前价格已透支了未来三年的增长预期。更值得警惕的是杠杆基金的内生脆弱性——TQQQ为例,其每日重置杠杆的特性在单边下跌市中会导致波动损耗Volatility Decay)。假设指数连续三日跌幅为5%,累计亏损14.3%,而TQQQ因三倍杠杆将暴跌38.6%,这意味着持有者需承受指数跌幅平方级的损失。当市场陷入高波动震荡时,此类产品可能成为吞噬本金的黑洞。

面对这种复杂局面,专业机构的策略呈现两极分化。一部分基金经理选择跟随趋势,通过日内交易捕捉杠杆基金的波动红利;另一些则转向防御性配置,增持现金流稳定的基础设施和绿色科技企业。高盛最新研报提示,当前科技股的风险回报比已失衡,建议投资者将TQQQ等工具严格定义为战术性仓位,并设置5%以内的止损线。而摩根士丹利则认为,市场正在重演20203月的剧本——极端恐慌中往往孕育暴力反弹,但这次的不同之处在于,美联储的政策工具箱已不再充裕。

究竟是谁在抄底?美股大跌之际,三倍做多基金逆市吸金15亿美元创纪录

·原创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