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wkInsight

  • 联系我们
  • App
  • 中文

药明康德中期净利倍增:美国市场回暖与TIDES技术平台驱动全球订单激增

美国市场的超预期反弹成为增长的关键引擎。

728日,药明康德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达207.9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0.64%,其中第二季度单季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111.4亿元;更惊人的是归属净利润同比飙升101.92%85.61亿元,远超行业预期;毛利率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反映临床后期和商业化项目产能效率的实质性提升。基于此,管理层果断上调全年收入指引至425-435亿元,持续经营业务增速预期从10-15%上调至13-17%,自由现金流目标同步调高至50-60亿元区间。

上半年,美国市场的超预期反弹成为增长的关键引擎。报告期内,公司来自美国客户的收入达140.3亿元,同比激增38.4%,占持续经营收入比例攀升至68.7%。这一数据意义重大,它不仅扭转了去年因地缘政治因素导致的增长停滞,更显著抵消了中国市场收入下滑5.2%的负面影响。结合在手订单同比增长37.2%566.9亿元这一前瞻指标观察,美国生物医药研发需求正在加速向中国CXO龙头企业回流。过去12个月中,公司为全球客户合成交付超过44万个新化合物,仅上半年就实现158RD转化分子,为后端商业化生产储备了充沛管线。

药明康德中期净利倍增:美国市场回暖与TIDES技术平台驱动全球订单激增

药明康德中期净利倍增:美国市场回暖与TIDES技术平台驱动全球订单激增

化学业务的强势表现构筑了第二增长极。该板块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33.5%,其中小分子CDMO(D&M)业务收入86.8亿元,增长17.5%;更具战略意义的是TIDES业务(寡核苷酸和多肽)收入飙升至50.3亿元,同比增幅达141.6%,在手订单同步增长48.8%。财报显示,目前药明康德小分子D&M管线总数达3,409个,包含76个商业化项目和84个临床III期项目;而TIDES服务分子数量同比增长16%,客户数提升12%。常州及泰兴原料药基地以零缺陷通过FDA检查,预计至2025年底,小分子原料药反应釜体积将超4,000kL,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体积扩至超100,000L

分地区看,尽管美国《生物安全法案》阴影犹在,但药明康德通过客户结构多元化有效分散了风险——欧洲收入增长9.2%,其他地区增长7.6%。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调整了区域业务管理架构,将原美洲区拆分为北美区和拉丁美洲区,此举既可精细化运营美国市场,又为新兴市场拓展预留接口。

财务方面,公司正进入盈利质量改善周期。中期派息方案拟每10股派现3.5元,合计派发10.03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泰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全球医药研发需求持续向好,国内外多重因素驱动行业复苏。首先是全球需求改善:海外降息周期下,全球医药投融资预期好转。海外临床CRO龙头MedpaceCDMO巨头Lonza、三星生物及Bachem等纷纷上调年度增长指引。其次是国内边际改善:国内降准降息、创新药大型BD交易落地及融资环境改善,有望带动国内投融资及CRO需求回暖。

药明康德中期净利倍增:美国市场回暖与TIDES技术平台驱动全球订单激增

·原创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