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2025年第二季度每辆车亏损缩小至500美元,逐渐盈利
盈利在望:小米汽车第二季度每辆车亏损降至500美元。
小米汽车在2025年第二季度缩小了运营亏损,报告亏损3亿元人民币(4100万美元)。这使该公司更接近首席执行官雷军为今年晚些时候设定的雄心勃勃的盈利目标。
The company delivered a total of 81,302 new vehicles in Q2 2025. This translates to an average operating loss of approximately 3,700元(507美元) per vehicle, a marked reduction from previous quarters. In Q4 2024, Xiaomi Auto recorded a loss of 700 million yuan (96 million USD) on 69,697 deliveries, equating to about 10,043元(1,376美元) per vehicle. The loss further decreased to 500 million yuan (68 million USD) in Q1 2025, with 75,869 units delivered, or roughly 6,600元(905美元) per vehicle.
亏损缩小的同时,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创新业务的毛利率也在上升。这一数字从2024年第二季度的15.4%攀升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26.4%。

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的平均售价(ISP)也出现了显着上涨,从2024年第二季度的每辆车228,644元(31,340美元)上涨10.9%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253,662元(34,770美元),这主要是受SU 7 Ultra推出的推动。2月27日上市的小米SU 7 Ultra瞄准高端市场,标准版起价为529,900元(72,650美元),“赛车套餐”起价为629,900元(86,390美元),“纽博格林限量版”起价为814,900元(111,760美元),直接挑战传统奢侈品牌。
虽然小米SU 7的交付量在最初的产量增加问题后逐渐改善(到2025年5月21日已交付超过258,000部),但小米YU 7现在正在努力应对类似的早期产能限制。
YU 7分两批发售:“现货”YU 7 Max车型(350,400元起,即48,000美元),于6月26日发布当晚售罄,以及“定制新车”。6月27日锁定定制型号订单的客户报告称,预计交货时间为50-53周,这意味着需要等待近一年。小米官方网站目前列出了新YU 7订单的等待时间甚至更长:Standard为55-58周,Pro为47-50周,Max为41-44周。
在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中,该公司敏锐地意识到与延长交货期相关的风险,这可能会对市场声誉、未来销售产生负面影响,并增加客户流失率。
编辑点评
过去三个季度,小米每售出车辆的平均损失分别为1,376、905和507美元。这表明小米已经能够将每季度售出的每辆车的平均损失减少400-500美元。遵循这一趋势,乐观的估计表明,小米的汽车业务最早可能在下一季度实现盈利。如果这没有实现,小米汽车业务很有可能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