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8月份发货量连续第二个月突破3万部
小米8月份发货量连续第二个月突破30,000台,门店扩张和产能持续增长。
小米报告称,其2025年8月的发货量超过30,000台,连续第二个月超过这一阈值。该数字综合了6月底正式上市的小米SU 7、SU 7 Ultra和YU 7的销量。7月份,交付量也超过3万辆,使该公司自2024年4月开始销售以来的总销量稳步上升。
在销售势头强劲的同时,小米还扩大了其零售和服务足迹。8月份,新增18家门店,使中国105个城市的门店总数达到370家。截至月底,该公司还在112个城市运营了189个服务网点。9月,小米计划在包括汤山和泰州在内的另外14个城市再增加32家门店。
小米不断提高产能。其位于北京亦庄的一期工厂已投入运营,二期工厂已准备大规模生产,三期工厂已于今年6月确定。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设定的2025年销售目标为35万辆。内部规划表明,明年预计产量将达到40万至50万辆,并有可能在2026年超过80万辆。

该公司证实,9月份的购买激励措施与8月份保持不变。YU 7的买家将获得Nappa皮革座椅、电动前后备箱、HEPA过滤系统,并终身使用小米HAD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Max版本还包含更多碳纤维细节。SU 7的购买者将获得Nappa皮革座椅和终身辅助驾驶使用权。与此同时,SU 7 Ultra客户还可以享受碳纤维装饰、五年的基本维护以及HAD系统的终身使用。
小米首款量产机型SU 7于2024年3月上市,价格从215,900元至299,900元(约合30,270至42,020美元)不等。根据配置,在CLTC测试下,它的续航里程在700至830公里之间。YU 7于2025年6月上市,售价在253,500元至329,900元(约合35,530 - 46,260美元)之间,采用800伏碳化硅架构,行驶里程为760至835公里。
注重性能的SU 7 Ultra通过三电机设置可提供高达1,548马力的功率,在2.1秒内从零加速到每小时10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在2025年成都车展上,小米推出了SU7 Ultra的纽伯格林限量版,限量版100台,采用面向赛道的空气动力学和安全组件。
根据小米官方应用程序,目前的等待时间因型号而异。YU 7 Max大约需要39周的时间,而SU 7 Max大约需要34周的时间。SU 7 Ultra与轨道包一起订购时,交货时间更短,约为五周。
2025年7月,小米汽车交付汽车30,452辆,其中SU 7交付24,410辆,YU 7交付6,042辆。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