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wkInsight

  • 联系我们
  • App
  • 中文

甲骨文股价狂飙真相:OpenAI巨额合同曝光  

市场情绪从狂喜到警惕,仅仅在数小时之间转变。

910日,甲骨文上演过山车,一度单日暴涨超40%,市值瞬间增加2510亿美元,使其创始人拉里·埃里森一度登上世界首富的宝座,随后涨幅收窄,跌落至35%。市场情绪从狂喜到警惕,仅仅在数小时之间转变。

甲骨文股价狂飙真相:OpenAI巨额合同曝光   

甲骨文股价暴涨源自最新财报中一组令人咋舌的数字。

数据显示,截至20248月底,未确认履约义务(RPO)达到了4550亿美元,而三个月前的这一数据仅为1380亿美元,短期内激增三倍。未确认履约义务,是指客户已经签约但还没有提供服务、也还没有确认成收入的订单总金额。这让投资者憧憬Oracle可能会成为AI时代的第二个英伟达,从而推动股价飙升。公司还表示,将有更多数十亿美元级别的合同即将签署,RPO有望迅速突破5000亿美元。

财报还预测,其云计算收入将在当前财年(截至20255月)达到180亿美元,同比增长77%。更令人震惊的是,公司给出的未来四年增长路径预期:2026320亿美元、2027730亿美元、20281140亿美元,到2029年将达到1440亿美元。

然而,当日盘后市场风向突变。多家媒体称,在甲骨文新增的3170亿美元RPO中,有高达94.6%来自一份与OpenAI签订的超级合同——该合同总额高达3000亿美元,期限五年。这则消息令市场感到担忧,因为这表明,支撑起整个未来增长叙事的,并非甲骨文广泛铺展的业务布局,而是高度依赖单一客户的超大单,这显然缺乏护城河。

消息称,这份超级合同的内容是:OpenAI选择甲骨文作为其AI模型训练和部署的云平台,预计将自2027年开始履行,为期五年,涉及高达4.5吉瓦的数据中心容量,相当于400万个家庭的用电量。

问题是,OpenAI目前的年化营收仅为约100亿美元,若要按期履行合同,则需在2027年起,每年向甲骨文支付约600亿美元的服务费。这需要OpenAI大幅改善收支结构。与此同时,甲骨文也需投入大量资源采购AI芯片、扩建数据中心,以应对合同带来的庞大算力需求。

此前,甲骨文已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扩建数据中心,特别是在美国、阿联酋、英国、日本等AI战略重点区域,意图通过多区域部署实现低延迟、高可靠的AI计算支持。目前,甲骨文已经与英伟达达成多项供货协议,计划未来三年内采购超百万颗H100B100芯片,以支撑其AI云平台。

AI基建的副作用就是短期内的财务压力。媒体称,甲骨文公司高管内部正在讨论取消2025财年的现金加薪与奖金发放,转而用股票期权进行激励,以保留更多流动性支撑资本开支。此外,财报显示公司自由现金流已由正转负,反映其资金正在被快速用于扩张与基础设施投资。尽管公司强调这是战略性投资,但资本市场对于烧钱速度的容忍度向来有限。

不仅如此,外界对于OpenAI的支付能力亦存疑。虽然微软是其最大投资方,并提供了大量的算力资源,但目前尚未有迹象表明微软会为OpenAI的所有基础设施支出兜底。事实上,微软自身亦在与甲骨文谈判,寻求扩展其Azure平台上的AI算力供给。若OpenAI未能实现预期商业化成果,极可能影响甲骨文这份订单的稳定性。

甲骨文股价狂飙真相:OpenAI巨额合同曝光   

·原创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