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联系我们
  • APP
  • 简体中文

【AT×SG前瞻】新加坡金管局:SGQR+或实现数字支付”一码通“

新加坡最新的二维码支付测试有望为商户提供便利,新系统允许商家通过一个运营商接受23种支付方式。

据悉,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正在进行"SGQR+"的概念认证测试(POC)。到时,新加坡商户将可以通过一个二维码接受几十种数字支付方式。

此次试行将涉及23个支付方案,包括本地发卡机构Changi PayEZ-LinkGrabPayNETS,以及海外发卡机构Google PayVisa。中国的支付宝和微信、马来西亚的DuitNow和泰国的PromptPay也参与了测试。

二维码支付

                         

SGQR+试行正式启动 结果于明年公布

                         

11月1日,MAS正式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试行计划,"SGQR+"将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以及该国东部的樟宜区向1,000多家商户推出,通过单一二维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付款方式。新加坡金融科技节是该地区最大的行业活动之一,预计将有大约7万名游客前来参加。

近年来,由于Grab和印尼GoTo等公司为商家提供了比信用卡终端更便宜的替代方案,二维码支付在东南亚迅速扩张。对于消费者来说,无需携带现金和信用卡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便利。

通常情况下,二维码的规格因支付提供商而异。商家必须注册多项服务,并在收银台展示每个相应的二维码,以便顾客扫描其中一个进行支付。

2018年,新加坡推出了一款名为“SGQR”的单一二维码,它将多个支付二维码整合在一起。不过,商家必须与每个金融机构签约,才能通过统一的二维码接受付款。消费者也只能在接受特定支付方式的销售点,才能使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付款。

而对于"SGQR"的升级版,MAS首席金融科技官Sopnendu Mohanty表示,SGQR+“将简化商户的支付受理流程,并大幅增加本地和外国消费者的商户受理点数量,让他们在付款时有更多选择。

试行期间,新加坡央行将对由NETS(星网电子付款)和Liquid Group共同运营的系统进行研究,该系统通过统一的二维码将各金融机构之间的支付链接起来。

Mohanty在一份声明中称,POC的推出有利于新加坡领先全球二维码支付服务、成为潜在的二维码支付中心试行结果预计将由新加坡央行于明年上半年在报告中公布。

                         

双轨独立并行 拓展QR支付连通性

                         

据了解,该POC基于两个独立的轨道,各轨道都有不同的技术解决方案:

1. Liquid Group负责Track I将运营一个交换机,支持为商家和消费者服务的各金融机构之间的支付受理。此外,消费者还可以使用其信用卡关联的APP,在Liquid Group的附属商户扫描支付。

Liquid Group首席执行官Jeremy Tan表示:“多对多的框架将众多用户与商家连接起来,有利于创建更具包容性和可扩展性的系统。”

2. NETS负责Track II将使消费者能够用各种本地或外国支付方式在NETS的附属商户扫描支付。参与由政府补贴的Hawkers Go Digital计划的商户将接受测试,用于确定方案扩张的可行性,相关费用由商户承担。

”SGQR+使商家可以通过这种互操作性满足消费者的支付选择,而且,当一个支付方式突然无法使用时,消费者可以随时使用另一种方式付款,大大提高了二维码支付的连通性。“NETS首席执行官Lawrence Chan说。

原SGQR中央存储库的运营商Banking Computer Services公司将监督POC的运行,并向相关参与者提供技术支持。

                         

支付渠道合并 力求消费促活

                         

亚洲其他国家的政府和企业也在开发二维码支付的新标准。2019年,日本推出了“JPQR”系统,但商家仍必须在注册时选择想要注册的支付方式。

一直以来,新加坡急于扩大其金融中心的地位,故持续致力于数字支付与转账的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3月,MAS和马来西亚央行将两国的智能手机二维码支付系统连接起来,成功实现了跨境交易。对此,MAS 表示,国际支付的可用性将允许游客可以使用其原本的支付APP付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潜在的旅游效益。

与此同时,中国的蚂蚁集团正希望通过”Alipay+“将亚洲分散的支付市场连接起来,使其可以在线上和线下市场灵活使用。该系统已与十多家支付服务提供商合作,包括印度尼西亚的Dana和菲律宾的GCash

新加坡SGQR+试行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