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盘后分析】降息预期下滑,美股涨多拉回(2025.08.01)
Meta与Microsoft财报佳一度带动美股上涨。但通膨与就业数据公布后降息预期下滑,市场忧联准会延后降息,加上川普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美股终场翻黑。
大盘解析
财报速览
亚马逊AWS云端业绩不如预期,获利承压引发股价重挫
亚马逊 (AMZN) 公布第二季财报,整体营收与获利皆超出市场预期,营收达1,677亿美元、年增13%,每股盈余1.68美元。但其云端业务AWS成长仅17.5%,毛利率下滑至32.9%,在面对微软Azure与Google Cloud更高成长下显得相对疲弱。尽管AWS仍为亚马逊利润核心,但毛利压缩与市场期待落差导致盘后股价大跌超过7%。
此外,亚马逊虽积极投入AI基础建设,但在生成式AI应用与模型发展方面尚未展现领先优势,投资人对其百亿美元AI支出是否有效产出仍抱观望态度。
云端业务成长不及竞争对手
AWS营收达308.7亿美元,年增17.5%,但明显落后微软Azure(+39%)与Google Cloud(+32%);获利贡献占比仍高达60%,但毛利率下滑引发市场担忧。AI投资巨大但回报不明
亚马逊预估全年AI与云端基础设施支出达1,180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000亿,CEO Jassy虽强调AI进展改善效率与体验,但缺乏亮眼AI产品仍是疑虑。营运展望偏保守
第三季营收预估为1,740亿至1,795亿美元,高于预期,但营业利益预测区间为155亿至205亿美元,略低于市场共识的194.5亿,引发利润压缩忧虑。广告与零售维持双位数成长
广告营收达157亿美元、年增23%,线上商店营收增至615亿美元;这两项业务持续稳健,部分对冲AWS压力。关税影响尚未显现
Jassy指出目前关税对需求与价格影响有限,但未来仍存不确定性,特别是中国供应链仍可能受美国政策扰动。
苹果Q3营收创近四年最大成长,iPhone热卖带动业绩,AI与关税成焦点
苹果 (AAPL) 公布2025年第三季财报,总营收达940.4亿美元、年增近10%,为自2021年12月以来最大单季成长。iPhone销售强劲成长13.5%,带动整体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尽管关税压力上升、AI进度备受质疑,CEO库克明确表示将大幅加码人工智慧投资,并不排除进一步并购。中国市场亦在补贴刺激下重回成长,展现市场反弹潜力。
苹果展望下一季营收仍将保持中高个位数成长,显示公司基本面稳健,但未来仍面临来自关税政策、AI竞争及欧洲监管挑战的多重压力。
iPhone与Mac销售强劲
iPhone销售年增13.5%,达445.8亿美元,为成长主因;Mac销售亦大增近15%,反映MacBook Air更新效应显著。关税影响尚属可控
苹果Q3遭遇8亿美元关税成本,预估Q4将升至11亿美元,但部分用户提前购机,有效对冲压力,库克估约1%营收来自此提前需求。中国市场转正回温
大中华区销售年增4%,达153.7亿美元,结束连续两季下滑,受惠于中国官方补贴计划对iPhone销售的支撑。AI投资大幅扩张
库克强调AI为「我们这个世代最深远的科技」,苹果将显著增资AI,已并购7家公司,未来也将更积极考虑战略性并购以强化布局。软体与服务维持稳定成长
服务营收达274.2亿美元,年增13%,App Store与iCloud贡献明显;但iPad与穿戴装置部门表现疲软,分别下滑8%与8.6%。
焦点新闻
总经
美国6月通膨升温,关税推高进口商品价格,联准会降息预期延后
美国6月PCE物价指数月增0.3%,年增2.6%,核心通膨维持2.8%,其中进口家具、娱乐用品、服装等商品价格因新关税上升而显著上涨。虽然能源价格回升,服务类价格则维持稳定。通膨回升使市场对联准会9月降息的预期转为保守,可能延至10月或更晚。消费者支出成长维持在0.3%,但劳动市场放缓与储蓄率持平显示未来支出动能恐面临挑战。
通膨压力重新抬头,加上总统川普新一波关税政策发酵,企业与消费者皆将面临更高成本压力,恐对第三季经济增速与货币政策造成扰动。
关税效应明显推升商品价格
耐久财如家具、娱乐用品价格分别上涨1.3%与0.9%,为逾一年来最大涨幅,显示新关税政策已开始对消费市场造成影响。核心PCE通膨维持高位
排除能源与食品的核心PCE月增0.3%,年增2.8%,远高于联准会2%目标,加大延后降息可能性。消费支出温和复苏
消费支出月增0.3%,为Q2 GDP增长3%提供支撑,但实质支出仅小幅增长0.1%,反映通膨侵蚀实质购买力。劳动市场略显疲态
初领失业金人数小幅增至21.8万人,续领人数高达194.6万人,显示企业在关税不确定性下保守增聘。储蓄率未提升,预示消费压力
6月个人储蓄率维持4.5%,薪资年增率实质放缓至0.9%,中高收入家庭亦开始出现财务压力迹象。
川普大幅调整关税政策,对转运货物课征40%关税,冲击全球供应链
美国总统川普于2025年7月31日签署行政命令,对数十个国家的进口商品重新设定所谓对等关税,税率自10%至41%不等,并对所有借由第三地转运以规避关税的货物,一律征收40%额外税率。这波关税调整对包括加拿大、印度、台湾、巴西等主要贸易国构成压力,也牵动未来90天内一连串的双边谈判进程与市场反应。
美国虽与欧盟、日本、南韩等达成初步协议,但针对加拿大的35%惩罚性关税及印度的25%税率,显示出川普贸易政策的高度政治性。市场虽已对「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模式有所预期,但仍须密切观察后续通膨与企业利润的实质影响。
关税调整幅度大、针对性强
川普最新行政命令设定10%至41%之间的「对等关税」,对加拿大商品课35%,印度25%,台湾20%,巴西实施堆叠后的总税率达50%。转运货物面临惩罚性关税
为打击透过第三地转运规避关税的行为,白宫宣布对所有经第三地转运的货物加征40%额外关税,将对全球供应链造成重大影响。加拿大与墨西哥处境不同
加拿大因宣布支持巴勒斯坦建国,触怒美方,关税升至35%;而墨西哥则获得90天关税暂缓,显示政治外交立场成为关键变数。市场反应尚称温和
受益于南韩、日本等已达成协议,与墨西哥暂缓,欧洲与亚洲股市期货仅小幅回落。分析师指出市场已认知川普政策具可逆性与谈判空间。国际政经风险升高
各国反应不一,加拿大与巴西表态强硬、泰国与台湾则寻求谈判缓冲,川普模式再度突显全球政经的不确定性与美国单边主义的强势运作。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