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wkInsight

  • 联系我们
  • App
  • 中文

【美股盘后分析】关税进度报喜,美股续强!(2025.07.29)

美欧达成能源与军事投资协议,缓解关税忧虑,美中也展开延长关税休战谈判。尽管财报与经济数据将登场,市场氛围乐观,半导体与能源股领涨。

大盘解析

川普关税谈判持续传出好消息,美欧于周末正式达成贸易协议,美方将对欧盟商品课征15%关税。作为回应,欧盟承诺自美国进口7,500亿美元能源,并额外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同时开放欧洲市场免征关税,且扩大采购美国军事设备。此外,美中官员召开为期两天的会谈,拟将关税休战延长至8月12日之后,并寻求兼顾经济安全与双边贸易稳定。加拿大总理马卡尼亦表示,与美方的贸易谈判正深入进行。若各国未与美国达成协议,商品税率将参考全球标准,设定在15%至20%之间。受此推动,美股期货在亚洲时段走高并开高。

不过,本周美股面临多项重要观察指标,包括FOMC利率决策会议、PCE物价指数、非农就业与失业率等经济数据,以及Meta(META)、微软(MSFT)、亚马逊(AMZN)与苹果(AAPL)等科技巨头财报将陆续公布。因此,美股整体涨幅有限,指数大多在平盘附近震荡,惟费半指数因半导体族群表现亮眼,收盘维持强势。

类股方面,能源股受油价上扬与欧盟能源采购激励走强,涨幅居冠;资讯科技股表现居次,受惠AI政策加持与超微(AMD)调涨MI350晶片报价(从1.5万美元调涨至2.5万美元,增幅67%),激励股价大涨4.3%,并带动辉达(NVDA)、博通(AVGO)上扬;非必需消费股在特斯拉(TSLA)领涨下表现出色,主要受益于欧洲设厂前景,以及与三星签署165亿美元AI晶片合约。反观,房地产与原物料类股则受到高利率与库存压力影响而表现疲弱;医疗保健与必需消费类股则因市场避险情绪降温,亦相对落后。

 

焦点新闻

总经

美国全球关税政策渐趋明朗,市场对贸易战冲击预期降温

尽管美国总统川普强势推进关税政策,华尔街对贸易战的恐慌正逐渐消退。最新对欧盟、英国与日本的协议显示,全球关税基准将落在15%至20%之间,低于先前市场担忧的25%甚至更高水准。同时,美中贸易谈判正积极展开,双方寻求延长暂停加征关税的协议,并为川普与习近平的高峰会铺路。尽管仍存在潜在风险,但全球经济基本面强劲、通膨压力有限及金融环境宽松,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明显下降。

  • 全球关税落点稳定
    川普表示,未签署协议的国家将面临15%至20%范围的统一关税,高于年初的单位数水准,但低于4月初提出的25%甚至145%极端方案。

  • 市场反应较预期温和
    随关税最终水准明朗,JPMorgan将美国陷入衰退的机率从60%下调至40%。投资人对经济放缓风险反应冷静,股市未出现剧烈波动。

  • 美中谈判寻求延长休战
    美中官员在斯德哥尔摩进行会谈,盼延长90天的暂停关税协议。若未达成协议,8月12日后高额关税恐重新启动,对全球供应链构成压力。

  • 联准会政策灵活性提升
    随著通膨控制得宜且经济未现硬著陆,联准会9月降息机率提升。市场预期本周会议将观望态度为主,聚焦对关税对物价影响的评估。

  • 台湾与地缘政治风险缓解
    台湾总统赖清德延后原订访美行程,避免在美中谈判期间激化紧张局势。这为可能的川习会保留更多外交空间,有助稳定地区局势。

 

产业

美国智慧手机市场成长趋缓,印度制手机崛起冲击中国供应链地位

根据Canalys报告,2025年第二季美国智慧手机市场仅微幅成长1%,主要受到经济压力与需求不振影响。但同时间,印度首次成为美国智慧手机最大制造来源,主要归因于苹果(AAPL)将供应链加速转移至印度,以应对美中贸易不确定性与美国加征关税的压力。此一转变导致中国制手机在美国市场的占比大幅下滑,从2024年同期的61%跌至25%。整体供应链正出现地缘重组趋势,对亚洲制造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 印度制手机出货大幅成长
    印度制手机在美国市场年增240%,首次成为最大供应来源,主要受苹果加速供应链转移所推动。

  • 中国制手机占比重挫
    中国手机出货占比从一年前的61%降至25%,反映出厂商积极分散风险并规避美国关税压力。

  • 苹果策略遭美方施压
    苹果虽在印度扩大生产,但仍面临总统川普威胁若未在美国本土生产,将面临额外关税。

  • 整体需求疲弱
    尽管厂商提前补库存因应政策风险,但市场仅成长1%,显示终端销售与实际需求仍有落差。

  • 品牌表现分化
    苹果出货年减11%,反观三星(005930.KS)出货成长38%,显示市场竞争格局变动中。

 

个股

AMD调升MI350售价至25,000美元,力拚AI市场与Nvidia抗衡

AMD(NASDAQ:AMD)宣布将其Instinct MI350 AI加速器售价从15,000美元大幅调涨至25,000美元,涨幅达67%。此举显示公司对AI产品需求具高度信心,并预期将对下季财报带来实质营收助力。与此同时,新一代MI355X GPU已于6月开始出货,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分析师预估2025财年Q3资料中心GPU营收将达16.5亿美元,尽管出口限制导致中国市场销售受限,若许可证获续发,仍有上行潜力。AMD此次调价与新品推出,意味其将积极抢攻高达5,000亿美元的AI运算市场,挑战辉达(NVDA)的领先地位。

  • MI350大幅涨价
    AMD将Instinct MI350价格调升至25,000美元,尽管仍低于辉达Blackwell B200,但涨幅高达67%,显示市场需求强劲。

  • MI355X GPU成业绩关键
    新品MI355X已于6月出货,市场密切观察其被采用速度,将影响8月5日公布的第二季财报表现。

  • Q3资料中心营收预测
    分析师预测Q3资料中心GPU营收为16.5亿美元,年增温和,已计入8亿美元中国市场出口限制带来的拖累。

  • 出口许可影响营运弹性
    若美国政府续发MI308X出口中国的许可证,将成为下半年营收成长的重要推力。

  • 挑战辉达AI霸主地位
    随著产品性能与定价策略双管齐下,AMD强化在AI市场的竞争力,试图在5,000亿美元规模的市场中分食更多份额。

 

特斯拉与三星签下165亿美元AI晶片大单,推动德州工厂与代工业务转型

特斯拉(TSLA)与三星电子(005930.KS)签署总值达165亿美元的晶片供应协议,由三星位于德州泰勒(Taylor)的新晶圆厂专责生产Tesla下一代AI6晶片。此协议为三星长期发展逻辑晶片代工业务注入强心针,有望改善其近年持续亏损的晶圆代工部门。虽然此合作短期难以立即改变特斯拉电动车销售或自动驾驶推进的瓶颈,但对双方在AI运算晶片的布局与供应链自主化具战略意义。

  • AI6晶片由三星德州厂生产
    马斯克亲自证实AI6晶片将由三星美国德州厂生产,该厂曾因缺乏客户而进度延误,这次订单对其营运具有关键转捩点。

  • 三星代工业务受振奋
    三星目前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占仅8%,远低于台积电(TSMC)67%,此次与特斯拉合作有望缩小差距并重振市场信心。

  • 马斯克强调战略价值
    马斯克透露特斯拉将参与产线效率优化,并暗示实际订单金额可能远高于165亿美元,突显此交易非单纯商业合约,更具战略合作意涵。

  • 量产时程预估2027年以后
    根据特斯拉的晶片开发节奏,AI6晶片大概率于2027至2028年间量产,短期无助于解决电动车销售放缓与机器人计划延宕问题。

  • 三星抢攻AI晶片新市场
    尽管目前在高频宽记忆体(HBM)领域落后SK海力士与美光,三星透过与特斯拉合作的AI晶片代工,有望转攻AI推论运算应用新蓝海。

 

Ray-Ban Meta智慧眼镜销售年增三倍,EssilorLuxottica业绩创新高

EssilorLuxottica宣布,与Meta合作推出的Ray-Ban Meta智慧眼镜销售额在2025年上半年较去年同期激增三倍,成为公司整体营收成长的主力推手。这波成功助力其上半年总营收达到140.2亿欧元(约162.5亿美元),年增7.3%。随著Oakley Meta与未来的Prada联名智慧眼镜产品线陆续推出,EssilorLuxottica与Meta正积极布局穿戴装置作为下一代运算平台的关键入口。

  • Ray-Ban Meta眼镜销售飙升
    该产品结合时尚与科技,搭载Meta语音助理与摄影功能,深受市场青睐,销售额年增三倍,显示消费者对穿戴式智慧设备接受度提升。

  • 智慧眼镜带动整体营收成长
    EssilorLuxottica上半年营收达162.5亿美元,年增7.3%,Ray-Ban Meta眼镜为主要贡献来源之一。

  • Oakley与Prada产品线即将扩张
    公司已于6月推出Oakley Meta Performance智慧眼镜,未来也将推出与Prada联名款,进一步巩固多元品牌战略。

  • 长期合作深化技术布局
    Meta与EssilorLuxottica已延长合作至2030年代,将共同研发多代智慧眼镜产品,融合AI与感测技术,瞄准下一代运算平台。

  • Meta推动AI整合战略
    结合AI语音、感测与健康应用的智慧眼镜产品,将成为Meta实现其AI运算愿景的重要终端载体,加速其硬体生态系构建。

 

Waymo将于2026年进军达拉斯,扩大全美无人计程车商业版图

Alphabet旗下自驾车部门Waymo宣布,将于2026年在达拉斯启动无人计程车服务,进一步拓展其商业营运城市至包括迈阿密与华盛顿特区在内的全美市场。此次进军达拉斯由租车公司Avis负责车队管理,并强化双方在智慧交通与车队营运上的合作。Waymo目前已在五大城市进行每周逾25万笔付费接送服务,持续领先其他自驾车竞争对手如Tesla、Zoox与多家新创公司。

  • 达拉斯为Waymo下一站
    Waymo已于达拉斯市中心测试Jaguar I-PACE搭载自驾系统的车辆,2026年将正式启用Waymo App提供无人叫车服务。

  • Avis车队管理角色扩大
    Avis将协助营运与维护Waymo在达拉斯的自驾车车队,转型为智慧车队基础设施供应商,深化Mobility生态系参与度。

  • Waymo商业化进程领先
    Waymo目前每周进行超过250,000笔付费行程,主要市场涵盖亚特兰大、奥斯汀、洛杉矶、凤凰城与旧金山,持续扩大市场领导地位。

  • 国际竞争与市场布局
    在国际市场方面,中国百度Apollo Go为主要竞争对手,并有意进军欧洲市场,全球Robotaxi竞赛持续升温。

  • Alphabet加重Other Bets营收比重
    Waymo已成为Alphabet Other Bets部门主要贡献来源之一,该部门Q2营收为3.73亿美元,但仍亏损12.5亿美元,显示长期投资尚未转盈。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