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wkInsight

  • 联系我们
  • App
  • 中文

【美股盘后分析】全球贸易战持续推进,美股再度创高!(2025.07.24)

川普宣布与日本达成初步贸易协议,市场风险情绪降温,标普500创新高。医疗与AI股领军反弹,防御型族群相对疲弱。

大盘解析美国总统川普于7月23日亚洲时段宣布,已与日本达成初步贸易协议。在日本承诺将投资美国5,500亿美元,并开放汽车与农产品市场的条件下,美方将对日方征收15%汽车关税。消息激励市场情绪,美股期货亚洲盘上扬,开盘亦跳空上涨。盘中受投资人观望特斯拉(TSLA)与 Alphabet(GOOGL)财报影响,以及欧盟警告若无协议将对美国商品祭出报复性关税,使股市一度回落。但据外交官透露,美欧正加速谈判,聚焦汽车与钢铝等品项,关税有望落在15%。随著协议希望升温,VIX恐慌指数大跌近7%,风险偏好回温,美股盘中稳步走高,标普500再创新高,除费半外其余指数全数收红。类股方面,医疗保健在个股财报表现优异的带动下,涨幅居冠;贸易协议预期促进制造与运输业景气,UPS(UPS)、FedEx(FDX)等运输股全面走高,重机与卡车制造商如Caterpillar(CAT)、Deere(DE)亦同步受惠。国防类股如 RTX(RTX)、通用动力(GD)、GE Aerospace(GE)、Palantir(PLTR)在 Northrop Grumman (NOC) 强劲财报带动下,皆获资金青睐。在风险偏好回升背景下,公用事业与必需消费等防御型板块相对疲弱。盘后时段 Alphabet 公布 25Q2 财报优于预期,盘后上涨 1.74%,并将 2025 全年资本支出自 750 亿美元上修至 850 亿美元(较 2024 年 525 亿美元年增 62%),引发资金重回AI概念股。盘后辉达(NVDA)、超微(AMD)、博通(AVGO)与台积电(TSM)同步上扬。反观特斯拉因财报不及预期,盘后下跌 4.4%。

 

财报速览

Alphabet大幅上调资本支出至850亿美元,加速云端与AI基础建设布局

Alphabet (GOOGL) 公布2025年资本支出预估将大幅上调至850亿美元,主因是云端服务需求激增及AI基础建设扩张。尽管市场对此开支上升感到意外,但第二季财报全面优于预期,包括营收与每股盈余均高于市场估值。云端业务成为主要成长动力,年增率高达32%,并获得OpenAI纳入供应商行列。执行长Pichai强调,AI需求将驱动基础建设持续扩张,公司2026年资本支出还将进一步增加。

  • 云端业务强劲增长
    Google Cloud第二季营收达136.2亿美元,年增32%,远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31.1亿美元;客户数较前一季成长28%,并新增OpenAI为云端客户,成为突破性合作。

  • 资本支出上调至历史新高
    Alphabet将2025年资本支出预估从原本的750亿美元上调至850亿美元,远高于市场先前预期的588.4亿美元,主要用于扩充伺服器与资料中心基础建设,以满足AI与云端需求。

  • 广告与搜寻业务稳健成长
    第二季搜寻营收达541.9亿美元,广告总营收为713.4亿美元,年增10.4%,显示核心业务在生成式AI竞争中仍具韧性;YouTube广告营收也达98亿美元,高于预期。

  • AI布局与人才招募扩张
    Google Gemini应用已达4.5亿月活用户,AI搜寻产品AI Overviews月活更超过20亿人;公司亦以24亿美元收购AI新创Windsurf并整合其技术与人才。

  • 营运成本与法律支出增加
    第二季营运费用年增20%至261亿美元,主因包含14亿美元的和解支出(与德州资料隐私案相关);此成本增加将对短期利润构成压力。

 

特斯拉营收连两季下滑,Musk警告未来数季或将艰困,押注自驾与机器人带动反弹

特斯拉 (TSLA) 第二季营收年减12%至225亿美元,连续两季下滑并低于市场预期。受美国取消联邦税收抵免、新关税及交车数下滑等不利因素影响,获利与净利均衰退。执行长Elon Musk警告,在自驾技术与机器人相关服务带来实质营收前,公司可能面临数季「艰困时期」。市场对特斯拉依赖未成熟技术来支撑长期成长抱持高度关注。

  • 营收与获利不如预期
    第二季营收为225亿美元,低于预期的227.4亿美元;调整后每股盈余为0.40美元,低于预期的0.43美元;汽车营收年减16%,至167亿美元,车用碳权收入年减近51%,跌至4.39亿美元。

  • 销售下滑与政治风险夹击
    全球交车量年减14%至38.4万辆;美国将于9月结束每辆7,500美元的EV税收抵免,加上与川普政府密切关联与极右言论,引发欧洲与美国市场反感,抑制销量与品牌形象。

  • 自驾与Robotaxi为长期核心战略
    Musk称自驾软体、Robotaxi与Optimus人形机器人将是特斯拉未来关键收入来源,预期2025年下半年开始贡献财务。公司已在德州奥斯汀展开Robotaxi小规模测试,但仍落后Alphabet旗下的Waymo。

  • 平价车型量产延后
    特斯拉表示已于6月底开始生产平价车型初始版本,量产将延至2025年下半年,进度落后原预期。此车预计为Model Y简化版本,但未公布定价或产量细节。

  • 超级充电业务与资产增长
    超级充电业务毛利年增17%,充电站总数达7,377座,年增18%;数位资产价值上升至12.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翻倍。此为非核心但成长中的利润来源。

 

ServiceNow第二季财报超预期,AI需求推升全年营收展望上调

ServiceNow (NOW) 公布亮眼第二季财报,营收与获利双双优于预期,并上调2024年全年订阅收入展望,激励股价盘后大涨7%。受惠于企业导入生成式AI重构流程,该公司订阅营收达311亿美元,年增23%,凸显其企业云端解决方案在AI浪潮中的关键地位。尽管美国政府预算变动带来潜在不确定性,公司仍维持乐观态度,持续拓展公部门与大型企业客户。

  • 财报大幅优于预期
    第二季营收达32.2亿美元,优于市场预估的31.2亿美元;调整后每股盈余为4.09美元,远超过预期的3.57美元;净利年增47%至3.85亿美元。

  • 订阅收入成长动能强劲
    订阅营收为31.1亿美元,高于预期的30.3亿美元;全年订阅收入展望上调至1,277.5亿至1,279.5亿美元区间,反映企业加速导入AI解决方案。

  • AI驱动企业流程重构
    执行长Bill McDermott表示,生成式AI正驱动「每个产业的每一项业务流程」重构,成为公司主要成长来源,带动客户升级ServiceNow平台的意愿。

  • 公部门业务面临挑战
    公司指出,美国联邦政府预算调整恐对第三季产生2个百分点的季节性影响,虽然联邦业务不如去年稳定,但财务长表示目前已纳入展望中。

  • 合约与续约指标持续成长
    当前剩余履约义务(cRPO)年增近25%至109.2亿美元,显示客户黏著度与续约能见度提升,下一季订阅收入预估也超市场预期。

 

IBM第二季营收与获利双双超预期,但软体业务略逊,股价盘后下挫

IBM (IBM) 公布第二季财报表现优于市场预期,营收年增近8%、每股盈余达2.80美元,但软体收入略低于预估,加上企业支出转向硬体及专案签约递延,导致市场反应保守,股价盘后一度下跌6%。尽管面临地缘政治与美国政府支出不确定性,IBM维持全年至少5%的营收成长目标与13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展望,并积极推动AI与并购成长策略。

  • 营收与获利超预期
    第二季营收为169.8亿美元,优于市场预估的165.9亿美元;调整后每股盈余2.80美元,同样高于预期的2.64美元;净利达21.9亿美元,年增近20%。

  • 软体收入略低于预期
    软体营收为73.9亿美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74.3亿美元,主要因部分客户支出优先转向硬体;不过混合云收入(含Red Hat)成长16%,AI业务累计合约金额已达75亿美元。

  • 基础设施与咨询表现强劲
    基础设施业务收入年增14%至41.4亿美元,显著高于预期;咨询业务年增近3%至53.1亿美元,同样优于市场估算,显示大型企业仍在进行IT升级与数位转型。

  • 地缘政治与政府预算影响短期动能
    执行长指出,部分客户因地缘风险放缓决策,美国联邦支出上半年也略显保守,但公司预期不会对全年造成长期阻力。

  • 并购与AI为未来成长双引擎
    IBM公布并购AI与数据顾问公司Hakkoda,并推出新一代z17主机;管理层表示,并购环境逐渐回归理性,有助推进战略整合,加速AI布局与业务扩张。

 

焦点新闻

总经

美欧拟达成贸易协议以避免30%关税,美方或设15%基准税率并针对特定产业豁免

美国与欧盟正接近达成一项贸易协议,可能设置15%的基准关税并针对航空、农业与医药等产业给予豁免,以避免美方自8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实施高达30%的惩罚性关税。此协议框架将类似美日最新达成的贸易安排。虽然协议尚未定案,但欧盟成员国已准备就930亿欧元反制性关税进行表决,展现强硬立场。此协商可能成为川普总统任内另一项重大贸易突破。

  • 协议草案内容曝光
    据欧洲外交官透露,美欧贸易协议可能设15%基准关税,低于川普原提议的30%;特定产业如飞机、木材、农产品与部分药品有望获得关税豁免,但50%钢铁关税仍维持不变。

  • 欧盟预备反制措施
    若协议未能如期达成,欧盟成员国预计对美国商品加征930亿欧元关税,并扩大使用「反胁迫工具」;多数成员国支持采取行动防止经济损失。

  • 美日协议成为参考模型
    美国日前与日本达成协议,包含日本投资与贷款总值5.5亿美元,承诺购买100架波音飞机与增加美农产品采购,汽车关税由27.5%降至15%,引发欧洲寻求类似待遇。

  • 美国汽车业反弹声浪
    美国车厂对美日协议不满,认为对日本低美国含量车征税较低,不利北美高美国含量车型,损害本土汽车产业与劳工利益。

  • 投资市场反应两极
    亚洲与欧洲股市因贸易乐观情绪上扬,但美股受企业财报疲弱与政策混乱影响涨幅有限;企业普遍反映关税与供应链混乱正压抑利润与信心。

 

个股

SK海力士受惠AI热潮创历史新高,HBM记忆体主导地位推升营收与获利

韩国SK海力士 (SK Hynix) 第二季受惠高频宽记忆体(HBM)需求强劲,营收与营业利益双创历史新高。营收年增35%、营益年增近69%,显示其AI伺服器用DRAM产品强势成长,并稳居全球HBM领导地位。公司预期全年HBM销售将倍增,并扩大2025年资本支出,以支援2026年成长需求,进一步巩固其在AI记忆体市场的主导地位。

  • 营收与获利创新高
    第二季营收达22.23兆韩元(约161.7亿美元),高于预期的20.56兆韩元;营业利益为9.21兆韩元,同样优于市场预期;季增24%,反映需求与价格持续走强。

  • HBM贡献营收主力
    高频宽记忆体(HBM)为AI晶片关键组件,第二季占公司营收比重达77%;SK海力士为辉达 (NVDA) 等AI巨头主要供应商,预期2025年HBM销售将较去年翻倍。

  • 积极扩大资本支出
    公司宣布将于2025年扩大资本支出,为2026年HBM需求做准备,显示其长期扩产计划与技术升级决心。

  • 稳居全球记忆体龙头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资料,SK海力士于第一季已超越三星电子成为全球DRAM龙头,第二季与三星在DRAM与NAND总营收并驾齐驱。

  • 短期内领先地位难以撼动
    虽三星与美光 (MU) 加速追赶HBM领域,但分析师普遍认为SK海力士在技术与市占上具先发优势,预期其领先地位将延续至2026年。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