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电动汽车初创公司Weltmeister重新启动生产,目标是年产100万辆
Weltmeister是一家早期的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宣布从破产中重新启动生产,并实现雄心勃勃的年100万辆目标。
威尔特迈斯特曾经是中国电动汽车(EV)初创公司中的早期参与者,现在正准备卷土重来,并宣布计划于本月恢复生产。这一消息是其新重组投资者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翔飞)于9月6日通过Weltmeister官方微信号发布的《致供应商白皮书》发布的,概述了雄心勃勃的五年战略路线图,包括到2030年年产量达到100万辆的目标以及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准备工作。
此次复兴是在韦尔特迈斯特四家主要实体的重组计划获得批准之后进行的,其中包括韦尔特迈斯特汽车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于2025年4月3日被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计划明确了公司的资产范围和债务偿还安排。翔飞是唯一一家注册为Weltmeister战略投资者的公司,现已正式接管这些实体。
翔飞在白皮书中表示,将“全力以赴”迅速恢复Weltmeister EX 5和E5车型在其温州基地的批量生产。新投资者承诺初始投资10亿元人民币(1.37亿美元),专门用于设备升级、供应链恢复和新产品开发。据报道,“新世界首脑”号的恢复运营得到了上海市、温州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雄心勃勃的三阶段发展计划(2025-2030年)
“新世界大师”公布了2025年至2030年期间全面的三步运营和发展计划:
- 复兴阶段(2025-2026年):
- EX 5/E.5车型将于2025年9月恢复生产。
- 该公司的目标是确保2025年生产和销售量达到10,000台,预计收入达到10,000台。
- 一个关键重点是海外扩张,计划在泰国建立KD工厂以渗透东南亚和中东市场。
- 到2026年,Weltmeister的目标是生产10万台,预计收入接近100亿元人民币(13.7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出口将占销售额的30%。
- 开发阶段(2027-2028年):
- 预计年销量将大幅增长,从25万辆到40万辆不等。
- 该阶段将大规模生产配备高级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车型。
- 人工智能(AI)将整合到从研发到生产和营销的整个价值链中。
- 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准备工作定于开始。
- 飞跃阶段(2029-2030年):
- 到2030年,“新世界大师”的目标是挑战年产100万辆的目标,实现1200亿元人民币(164亿美元)的收入。
- 该公司计划构建全面的智能出行生态系统,力争成为行业新标杆。
产品和营销策略
“新Weltmeister”计划迅速扩大其产品组合,涵盖纯电动(BEV)和增列电动汽车(EREV)技术。在未来五年内,该公司计划向市场推出10多种新产品。营销策略将通过忠诚度奖励和“以旧换新”计划优先考虑现有客户。

据白皮书的一位联系人在接受蓝晶新闻采访时表示,Weltmeister温州基地已经开始生产,部分车辆已经下线,现在正在销售。预计将开设新的销售网点,并将适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该联系人还透露,该工厂目前雇用了400多名员工,包括工人、组长和车间主任,在正常的组织结构下运作。目前正在努力召回前员工,同时积极招聘新的人才。
韦尔特梅斯特的背景
Weltmeister成立于2015年,是最早一波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之一,曾是资本市场的宠儿,累计融资超过410亿元人民币(56亿美元)。然而,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该公司面临一系列负面报道,包括减薪、裁员和债务不断增加。2023年10月,Weltmeister申请破产审查,启动重组程序。重组案的审计报告显示,威尔特迈斯特科技集团已审计资产总额为39.88亿元人民币(5.5亿美元),负债为203.67亿元人民币(27.9亿美元),凸显了其在当前复苏之前面临的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