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wkInsight

  • 联系我们
  • App
  • 中文

一文总结苹果秋季发布会:史上最薄iPhone亮相,eSIM首入华

iPhone Air厚度仅为5.6毫米,是苹果史上最薄的智能手机。

9月10日,2025年苹果秋季发布会如期而至,带来了iPhone、Apple Watch、AirPods等产品线的全新升级。然而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发布会尽管在硬件层面有不小的技术突破和产品迭代,但在人工智能(AI)这一全球最具热度的前沿领域却显得语焉不详。

iPhone Air

本次发布会的最大亮点,是全新推出的“iPhone Air”系列。这是苹果首次为轻薄手机打造独立产品线,其设计理念颇有MacBook Air当年的影子。iPhone Air厚度仅为5.6毫米,是苹果史上最薄的智能手机,采用钛金属中框和双面超瓷晶玻璃,重量也大幅减轻。这种极致轻薄的背后是对机身结构的重新分配:顶部集中布置摄像头与芯片,其余大部分空间都留给了电池。但电池容量依旧仅为3149mAh,低于安卓阵营主流旗舰的5000mAh,续航表现堪忧。苹果对此似乎早有准备,发布会上同步推出了专用MagSafe外接电池,为iPhone Air提供最多65%的额外电量支持,似乎是在暗示其“轻薄”是以牺牲电力为代价的设计妥协。

更具市场标志性意义的是,iPhone Air成为了首款在中国市场推出的eSIM手机。此前eSIM技术在中国仅限于智能手表和部分iPad设备应用,手机端的广泛落地因政策和运营商协同问题迟迟未能推进。而此次iPhone Air明确不再支持实体SIM卡,仅依赖eSIM,实现了苹果在中国eSIM领域的首发落地。中国联通成为唯一合作运营商,用户需前往其门店完成身份认证并开通服务。这一变化或将成为中国运营商在eSIM服务全面普及的转折点。

价格方面,iPhone Air的起售价为7999元,已逼近高端旗舰定价。除了轻薄设计外,其搭载的A19 Pro芯片也是一大亮点。该芯片在GPU计算能力上较前代提升至多三倍,苹果称其为更适合本地端AI计算的处理器,并首次引入了自研蜂窝调制解调器C1X,数据传输速度是前代的两倍。这些技术上的进步无疑增强了苹果对终端设备AI能力的基础支持,但发布会对相关AI功能的展示依旧相对克制,仅提及了Apple Intelligence可实现实时翻译等基本功能。

一文总结苹果秋季发布会:史上最薄iPhone亮相,eSIM首入华

iPhone 17

另一大焦点是iPhone 17 Pro系列的正式发布。在设计语言上,新一代iPhone Pro回归了一体化金属风格,采用拉丝铝制中框,强化散热性能。新机共有6.3英寸和6.9英寸两个屏幕尺寸,支持120Hz刷新率与高达3000尼特的峰值亮度,是目前显示能力最强的iPhone。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上一代产品,iPhone 17 Pro系列摄像系统再次迎来大幅升级:三颗后置摄像头均为4800万像素,传感器面积提升56%,辅以前置1800万像素Center Stage摄像头,为手机摄影带来更强大的表现力。

新款Pro系列搭载了新一代无线芯片N1,支持Wi-Fi 7、蓝牙6和Thread技术,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功耗。而A19 Pro芯片在综合计算能力方面也有大幅跃升,CPU与GPU性能均比前代提升约40%。起售价8999元,顶配iPhone 17 Pro Max高达17999元,创下苹果历史最高定价。分析认为,其高昂售价不仅反映了元器件成本上涨和存储空间扩大等因素,还受到地缘政治和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尤其是在全球电子供应链面临重构的关键时期。

标准版iPhone 17的升级相对克制,但也完成了几个“多年未解”的遗憾。其中最关键的是,苹果终于为标准版iPhone配备了120Hz高刷屏幕,彻底结束了60Hz屏的时代。其屏幕采用6.3英寸第二代超瓷晶面板,具备更好的抗刮性能。后置摄像头组合为4800万像素主摄+1200万像素副摄,前置为方形传感器设计的新型摄像头。芯片方面则为基础版A19,性能较前几代依旧有明显提升。起售价为5999元,存储空间从256GB起步,相较上一代加量不加价,苹果终于人性化了一次。

一文总结苹果秋季发布会:史上最薄iPhone亮相,eSIM首入华

Apple Watch

本次发布会一口气发布了三款新表:Apple Watch Ultra 3、Apple Watch Series 11 以及 Apple Watch SE 3,分别面向专业运动用户、高频日常用户与入门级用户。

Apple Watch Ultra 3依旧主打“极限运动场景”,专为高强度户外活动设计。与上一代相比,它在硬件可靠性、传感器灵敏度与续航表现上都有显著提升。Ultra 3搭载了苹果最新的S10芯片,不仅性能提升超过25%,还能更高效地支持本地化AI计算任务,提升语音交互、健康数据分析和环境感知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搭载的新一代双频GPS系统,精度可提升至亚米级,这对于登山、越野、航海等需要高精度定位的用户尤为重要。同时,Ultra 3还提升了防护等级,表壳采用更高强度的航空级钛合金,支持100米防水,屏幕则首次引入蓝宝石玻璃的抗冲击涂层。

Apple Watch Series 11则更多面向主流用户,外观维持了近年来的圆角矩形设计,但边框进一步收窄,屏占比达到历史新高。其核心亮点在于新增了“昼夜节律监测”功能,这一功能结合光感传感器与AI算法,追踪用户接触自然光与人造光的时间与强度,为睡眠健康与情绪调节提供数据支持。此外,Series 11还强化了血糖趋势预测功能,虽然目前还未做到非创血糖测量,但通过持续监测心率变异性、皮肤电反应、体温与运动状态,能够建立个性化模型,预测血糖波动趋势,并提前发出预警,对于糖尿病前期用户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更基础的Apple Watch SE 3此次更新幅度不大,但作为入门机型,SE 3搭载了升级版的S9芯片,相较前代运行速度提升30%,支持更多健康功能如房颤监测和摔倒检测。更重要的是,SE 3加入了“家庭共享健康档案”功能,可将父母或孩子的健康数据同步至主账户设备,实现远程健康管理,主打家庭健康安全场景。

一文总结苹果秋季发布会:史上最薄iPhone亮相,eSIM首入华

AirPods Pro 3

除手表之外,AirPods Pro 3的更新也颇具看点。这是AirPods Pro产品线的第三次迭代,重点围绕健康监测与AI交互进行革新。在外观设计上,AirPods Pro 3体积略有缩小,佩戴更加贴合,并提供了更多尺寸的耳塞,提升密闭性和舒适性,同时达到IP57防尘防水等级,使其成为更适合运动和户外场景的音频设备。

最大突破来自其“健康功能”的引入。AirPods Pro 3内置了全新的光电体积传感器(PPG),可以实现实时心率检测,这是苹果首次将此功能加入耳机产品线。用户在运动、工作、睡眠等多个场景下均可通过耳机实时监测心率,与Apple Watch或iPhone上的健康App同步,并在系统层面进行健康趋势建模。如果发现心率异常(如静息过高或运动中突发下降),系统可即时发出提醒,增强健康管理的主动性。

此外,AirPods Pro 3还搭载了Apple Intelligence所赋能的“实时翻译”功能。在多人会话或外语交流场景中,耳机可同步收听和识别语音内容,并将翻译结果以语音或文字方式回传至用户终端,解决跨语言沟通难题。虽然目前主要支持中、英、法、德、日等主流语言,但其扩展能力可随系统更新持续增强,这也预示着苹果意图将AirPods转化为“AI耳机”的方向正在形成。

在音质和降噪层面,AirPods Pro 3进一步升级主动降噪算法,加入更智能的“噪声场景识别”,可根据环境变化动态调整降噪强度。苹果宣称该功能的降噪能力是初代AirPods Pro的四倍,并在音乐播放、语音通话和通透模式之间切换更为自然。续航方面,AirPods Pro 3在开启通透模式下电池续航最长可达10小时,开启降噪后仍能维持8小时,较前代提升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在耳机与手表的更新中均强调了“本地AI处理能力”的提升,这不仅是为提升响应速度和隐私保护,也反映出苹果正将可穿戴设备逐步演进为AI边缘节点设备。与OpenAI、谷歌等依赖云端算力不同,苹果坚持将AI处理下沉至端侧,从而减少延迟,增强隐私控制,这是其构建“个性化AI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战略路径。

结合整体市场来看,苹果在可穿戴设备上的战略已从“配件”向“健康+AI”中枢转型。无论是心率检测耳机,还是具备节律感知与血糖预测功能的手表,苹果正将这些设备转化为用户“身体数据”和“语言数据”的感知终端。未来,它们不仅承担播放与计步的功能,而是构成一个以健康为核心、以AI为引擎的智能生活网。

一文总结苹果秋季发布会:史上最薄iPhone亮相,eSIM首入华

·原创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