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wkInsight

  • 联系我们
  • App
  • 中文

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激增,威胁美国汽车巨头

据CNBC报道,小米今年6月在欧洲进行了现场研究,为建立销售网络并寻求当地合作伙伴做准备。小米将首先在欧洲开设展厅展示i

据CNBC报道,小米今年6月在欧洲进行了现场研究,为建立销售网络并寻找当地合作伙伴做准备。

小米将首先在欧洲开设展厅,展示其备受期待的电动汽车(EV)和智能生态系统。小米副总裁徐飞表示,虽然本地化生产不是“第一步”,但从长远来看,如果公司要实现成为世界五大汽车制造商之一的目标,在欧洲建厂是不可避免的。

小米的欧洲扩张计划将直接将其推入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该公司不仅将面对欧洲传统品牌,还将与比亚迪和小鹏等已经在该地区运营的中国同行正面竞争。

小米的市场进入战略将专注于用户体验。徐表示,该公司计划在欧洲复制中国的展厅模式,让潜在客户不仅能够试驾车辆,还探索涵盖智能手机和家用电器的综合生态系统。

在产品策略方面,小米似乎倾向于使用市场上已经验证的型号。徐表示,该公司不会为欧洲“设计全新产品”,但她没有透露将推出哪些型号。小米去年推出了SU 7轿车,随后推出了YU 7 SUV,目前已交付超过30万辆汽车。

面对有关小米行动比已经活跃在欧洲的中国竞争对手慢的批评,徐为谨慎的步伐进行了辩护。她强调,该公司需要充足的准备时间来确保其产品“足够可靠”并满足欧洲消费者的“非常高的标准”。

“当我们进入市场时,我们非常专注。这不仅仅是一些随机进入欧洲的中国产品,”徐补充道。“这是一款旨在为欧洲客户提供最佳用户体验的产品。”

欧洲买家越来越青睐中国汽车,美国品牌失去吸引力

根据Escalent的“中国汽车品牌影响力”研究,47%的欧洲购车者会考虑购买中国汽车,而美国品牌的这一比例为44%。相比之下,到2024年,只有31%的人认为是中国汽车,而51%的人认为是美国汽车。

Escalent副总裁KC Boyc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这项研究并不是专门为了评估为什么中国品牌以外的因素发生了变化,但我相信地缘政治问题--关税、贸易协议以及美国对俄罗斯-乌克兰冲突的立场--正在塑造欧洲消费者对美国及其汽车品牌的看法。”

博伊斯指出,欧洲买家对其他国家商品的信任度有所上升,但美国除外,对日本商品的信任度从50%上升到54%,韩国商品的信任度从30%上升到34%,中国商品的信任度从12%上升到19%。与此同时,对美国商品的信任度从31%下降到24%。

价格考虑也很关键。博伊斯指出,欧洲买家普遍预计中国汽车会更便宜,这与高通胀下消费者的负担能力密切相关。

此外,欧盟严格的环境政策和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偏好为在该地区提供多种电动车型的中国品牌创造了机会。

销售数据印证趋势

最近的销售数据强化了这一趋势。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数据,特斯拉7月份在欧洲的电动汽车注册量(销量的指标)同比暴跌40.2%,仅为8,837辆。

相比之下,7月份欧盟、英国和欧洲自由贸易区地区的电动汽车注册总量增长了33.6%,所有动力总成的汽车注册总量增长了5.9%。

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同时销售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7月份注册量飙升225%,达到13,503辆,轻松超越特斯拉。

比亚迪从中国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产品实力强大。在欧洲,比亚迪推出了PHEV,迅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这一策略具有多重优势:PHEV帮助汽车制造商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通常比纯电动汽车更具成本效益和利润,并降低关税风险。

相比之下,特斯拉的产品阵容看起来越来越过时。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