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wkInsight

  • 联系我们
  • App
  • 中文

2025上半年港股打新复盘: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绝对收益,而忽略了风险

上半年真正恐怖的,其实是低到可怕的破发率。

维立志博今天下午公布中签了,毫无疑问上限定价,400手稳一手,甲尾2-3手,乙头1-2手(甲尾赢麻了),顶头16手,和cris昨天预测得差不多,中签率可以说相当之低了。

2025上半年港股打新复盘: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绝对收益,而忽略了风险

一方面是创新药概念好,另一方面是最近没什么热票,钱都往一个地方去,资本市场的这点洼地理论倒是没变过。

没打到的朋友也不要灰心,今年排队上市的票子还有很多,留好子弹下次再战。

2025上半年港股打新复盘: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绝对收益,而忽略了风险

明天维立志博暗盘,今天正好复盘一下港股上半年的收益情况。

众所周知今年上半年是十年一遇的港股打新大年,行情只能用波澜壮阔来形容。

用两个变量来观察。

第一,港股新上市企业数。今年上半年,港股新上市企业43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3家,暴增43.33%,除了找钢集团采用De-SPAC方式上市外,其他均为IPO方式上市。

2025上半年港股打新复盘: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绝对收益,而忽略了风险

第二,港股上市募资额。43只上市新股募资总额达到1067.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5.33亿港元增长688.54%,募资金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881.47亿港元,排名全球第一。

再纵向对比一下,如果以2022IPO数据为起点,当年的全年募资额是1043亿港元,已经是断崖式下跌了;2023年更惨,只有可怜的463亿港元;2024年稍微好点,当时已经有点A+H带飞的动静了(顺丰,美的),募资额回到了876港元;今年则是直接迎来了大爆发,上半年就突破了1000亿港元大关。

2025上半年港股打新复盘: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绝对收益,而忽略了风险

其实根据Cris的观察,今年的真正的打新大周期应该从去年924后开始算,而不是202511日。

其实常观察成交量的都知道,资本市场真正开始活跃,也是从924开始。一个很直观的数据(下图),近一年融资额排名前202024年上榜的都是924以后。所以cris认为,今年的大行情,实际上是去年年底资本市场活跃的延续。

2025上半年港股打新复盘: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绝对收益,而忽略了风险

这波行情,其实上市企业数和融资数都是次要的,真正恐怖的,也是让大家感到赚钱体感良好的,其实是低到可怕的破发率。

我们做投资,不能只看收益不看风险,也不能只看风险不看收益。比如两个产品ABA年化20,最大回撤10B年化也是20,但最大回撤是0,你选哪个?相信大家会毫不犹豫选B。为什么?因为投资从来不是孤立的,我们看似在追求绝对收益,其实是在追求绝对收益除以风险的最大化。

2025上半年港股打新复盘: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绝对收益,而忽略了风险

代入这个视角,今年上半年港股打新的风险怎么样呢?

破发率很低。

2025上半年港股IPO43家公司中,只有13家公司上市首日破发,破发率为30%,为2018年以来最低点。从2018年到2024年,港股首日破发率均超过30%

2025上半年港股打新复盘: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绝对收益,而忽略了风险

这么低的破发率情况下,上半年港股的平均每手收益还能做到1250港元(显著高于近年水平),上涨个股平均涨幅超13%,可以说收益风险比相当好了。如果说上半年所有42只新股均中签1手,首日卖出累计收益就可达4.2–5.24万港元。

2025上半年港股打新复盘: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绝对收益,而忽略了风险

什么是赚钱效应?这才是赚钱效应。赚钱的体感好,绝不只是绝对收益的问题,一定要把风险考虑进去,这个点希望大家能理解。

作者简介:

我是Cris,前某大厂金融风控算法工程师,现职业港美股玩家。 吃过互联网的饼,熬过C++的夜,如今只想带你在市场里吃顿明白的肉。

2025上半年港股打新复盘: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绝对收益,而忽略了风险

港美股交流经验,添加微信进群交流⬇️ 

2025上半年港股打新复盘: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绝对收益,而忽略了风险

·原创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