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2025年vs 1999年:更快、更高、更强
一个惊人的巧合:今天的纳斯达克轨迹看起来与1995年后互联网泡沫初期惊人地相似。甚至基本面也似乎具有可比性。美联储处决了沙
一个惊人的巧合:今天的纳斯达克轨迹看起来与1995年后互联网泡沫的酝酿阶段惊人地相似。
甚至基本面也似乎具有可比性。美联储在1994年大幅加息,就像2022年一样。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是颠覆性技术;如今,人工智能扮演着这一角色。
考虑到这些相似之处,许多投资者担心,美国股市的高估值,加上这些图表的相似性,可能预示着互联网泡沫破灭的重演。
然而,DataTrek认为,2025年的科技巨头远远优于1999年的科技巨头,这使得今天的更高估值更有道理。
比较泰坦
1999年,包括英特尔、思科和IBM在内的五大科技巨头--这些公司后来失去了主导地位,但在当时的声望上可以与今天的“七大巨头”相媲美。
现在,将特斯拉和亚马逊从七家公司中剔除,今天的“五巨头”在盈利能力指标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即使经过通胀调整,2025年巨头的收入也是1999年同行的4.6倍,而净利润则是1999年同行的9.1倍。
盈利能力也更强:2025年平均净利润率为34.2%,而1999年为20.9%,增长了64%。股本回报率(ROE)显示出更明显的对比:66.5%与28.1%。
英伟达与英特尔:过去和现在
想想当今半导体之王英伟达(Nvidia)与1999年的中央处理器巨头英特尔(Intel)之间的比较。
英伟达要成功得多。其净利润率超过英特尔71%,ROE高出400%以上。经通胀调整后,英伟达的收入和利润是英特尔峰值水平的好几倍。
为什么估值需要溢价
投资者愿意为提供卓越资本回报的公司支付溢价。更高的盈利能力支持更高的倍数。
在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泡沫的顶峰时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前瞻P/E超过23倍。随着如今盈利能力的增强,美国股市估值可能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每一波颠覆性技术都会催生更好的商业模式。到2045年,下一代科技巨头很可能会超越今天的“七大巨头”。
是的,美国股市现在看起来可能很贵,但如果科技公司继续以这种非凡的速度前进,估值可能会进一步攀升。长期股权的情况正是如此。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